从新能源汽车到手机快充,再到智能电表、智能白电,电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作为其中的基础元件,合金电阻相较于金属膜、碳膜、陶瓷膜等普通电阻,拥有更高的精度,普通低阻值电阻的精度通常在5%左右,而合金电阻可以达到1%甚至更精确的精度,同时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即使在高温或高湿度的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电阻值。这样一来,合金电阻能够在尽可能实现小型化和片式化的同时,加速向多功能化、智能化发展,助推电子、汽车等行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力支撑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生活和未来。如用在手机快充中的合金电阻,则充电更快且不烫手。
另外,合金电阻单价是普通电阻的3~5倍,但其长寿命(10万小时vs 2万小时)和低故障率,使得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40%,更是推动了整个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根据相关电阻市场人员预测,未来3~5年内,合金电阻市场可能会发展到500亿~1000亿规模。东莞市明惠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惠电子)在强化行业领先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智能升级新路径,成为国内真正具备全产业链制造合金电阻的企业。
随着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式开服,明惠电子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质检效能提升,预计AI技术引入后,质检人员数量减少超80%,缺陷质检准确率可达98%。
紧抓品控,守好发展生命线
当前,明惠电子将电子束设备制造和电子束焊接工艺有效结合,联动研发,技术力量雄厚。掌握电子束设备和焊接工艺这两项最关键的技术,所生产的合金电阻具备成本、品控和效率优势。尤其是1mm以下特别是0.3mm以下超薄厚度的金属带材横拼焊接产品,不仅技术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更是助推明惠电子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各种非标、定制化产品的企业。
不过,明惠电子在质检场景,依然存在着一些难题。其中,明惠电子的生产线速度高达十几米每分钟,高速生产环境对检测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产品的检测工作完全依赖老师傅的经验,缺乏标准化流程,也无法全自动化,依赖人手工标注。另外,客户要求的检测精度需达到0.01mm级别,要知道,德国蔡司焊缝CT扫描系统标称精度也只是0.015mm,0.01mm的精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术任务,同时缺陷的检测准确率需保持在97%以上,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要求极高。
品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为了守好品质关,明惠电子将质检改造升级提上了日程。通过积极拥抱数智化,明惠电子推动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记录和历史保存,可以现场监控,可以问题追溯,并能实现生产效率、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不仅如此,还携手华为云打造更精准、更高效的AI质检,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质量管控的自动化、智能化。
质检进阶,助推产品质量优化
面对复杂的质检场景和高精度的质检要求,通用AI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提升质检质量和效率。为此,明惠电子在华为云的帮助下,基于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的计算机视觉大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和高精度特点,更好地实现AI质检在电子束焊接焊缝缺陷检测场景的能力提升,有效促进产品的质量优化。
通过CV(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质检模型识别,明惠电子的AI质检解决方案能够精准识别带材上焊缝处的任意凹陷、刮伤、接头、气孔,焊渣,鱼鳞纹等异常, 缺陷质检准确率可超98%。同时质检的人员需求大大降低,数量减少超80%。
在AI质检解决方案的支撑下,明惠电子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下降1~2%;损耗率下降0.1-0.3%;焊接遍数减少0.1~0.7;设备利用率提高5%-10%;交付周期加快1~3天。同时,产品退货率减低,交付质量稳定性增加,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高附加值订单、高要求订单、国际一流客户订单占比普遍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中国制造业的“智造”时代悄然来临。背靠东莞这一布局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明惠电子将携手华为云积极应对未来更复杂的创新挑战,加速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努力构建AI新竞争力,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风向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