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产业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的实践路径。央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近期走进昆中药位于云南禄劝县的当归种植基地,通过镜头展现传统中药材种植与现代产业发展的有机互动,为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注脚。
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迎来新契机。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禄劝县依托立体气候优势,将当归等道地药材种植打造为特色产业,通过与老字号药企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既保障了药材质量溯源,又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乡村振兴中国行》镜头中,传统采收技艺与现代化加工车间的场景交融,折射出中医药产业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呈现多维突破。在经典名方传承领域,昆中药以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经典名方逍遥散为基础,持续深化研究,开发出舒肝颗粒这一产品。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实现传统汤剂的剂型改良,既保留核心药效,又提升服用便利性。这种古今结合的创新模式,使传统方剂更好适应现代健康需求,为中医药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开辟新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央视节目的深度报道不仅展现药材种植的生态智慧,更通过田间课堂、文化研学等形式,推动中医药知识普及。这种将生产实践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既增强公众对传统医学的认知,也为乡村产业注入文化内涵。在禄劝基地,药农们世代相传的种植经验与现代标准化管理体系相辅相成,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范式。
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已主导制定多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但在药材质量评价、生产工艺规范等领域仍需加强体系建设。专家指出,需进一步健全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完善从种植到流通的全流程监管,同时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中医药发展呈现新趋势。行业既要坚守“辨证施治”的传统智慧,也要把握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方向。通过现代科技解码古籍医典、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制剂,传统医学正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这种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需求的创新实践,为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