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视角下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观察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如何推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速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当前,中医药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国家通过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完善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等系统性工程,正在构建传统医学现代化发展的四梁八柱。在此过程中,部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药老字号企业,通过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古老的制药企业”昆中药为例,其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昆中药通过建立从药材种植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质控体系,运用指纹图谱技术实现传统方剂的标准化生产,这种将古法炮制工艺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既保持了传统医药精髓,又符合现代医疗规范要求。在经典名方的现代转化方面,昆中药通过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古籍的系统研究,推动多款经典方剂完成适应现代疾病的剂型改良,实现了传统配伍与现代临床需求的精准对接。近期,昆中药正式获授央视财经频道“中药瑰宝品牌”身份。

  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呈现新态势。随着“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等项目相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正通过建立海外中医药中心、开展中医药援外医疗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国际传播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传媒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纪录片、文化专题等形式展现中医药种植、炮制、应用的完整链条,正在形成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医药产业展现出独特价值。昆中药通过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产地初加工产业,不仅保障了药材质量,更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这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发展模式,既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目前,全国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500余个,带动200多万农户增收,形成产业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格局。

  面对全球化竞争新形势,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亟待突破。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即我们常说的ISO/TC249,现已制定颁布113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但在药材质量评价、生产工艺规范等领域,我国需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专家指出,推动中医药国际认证体系建设、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对话机制、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是提升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医药发展既要坚守“辨证施治”的核心智慧,也需把握智能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现代科技解码古籍医典、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制剂,传统医学正在打开新的发展空间。这种古今交汇、中西互鉴的创新发展模式,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上一篇

传统药材种植赋能乡村振兴的现代启示

下一篇

海尔智家三翼鸟发布《家庭大脑白皮书2025》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