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对于智能交通行业而言是机遇迸发的一年。
此前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预计花费3年时间打造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将推动85%的高速公路,25%的国道进行升级,第一批八省份城市获214亿投资。
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应用门槛大幅度降低,基础大模型技术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资委79号文件政策要求的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自主创新也仅剩2年时间,高速公路、城市交通运输、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软硬件设施自主创新速度进一步加速。
短时间内,基础设施数智化升级、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自主创新替代三大风口汇聚,智能交通行业迎来宝贵的政策红利释放期与技术商业化爬坡期,新一轮市场风暴山雨欲来。
3月20日,“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华为公司副总裁、交通智慧化军团CEO马悦在交通论坛开场演讲中表示,华为将紧抓交通行业数智转型的机遇,深入业务场景,解决行业难题,推动行业数智化从场景创新走向规模应用。
华为公司副总裁、交通智慧化军团CEO 马悦
01风口来临,算力为代表的市场需求加速爆发
2025开年,人工智能迎来行业风暴,DeepSeek的发布为AI发展带来了多维度变革。其通过算法优化突破了传统Transformer架构对算力的高度依赖,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策略打破硅谷技术霸权,大幅降低AI应用门槛并推动技术普惠化,可解释性设计与伦理优先策略也增强了用户信任,当前中国生成式AI用户已近3亿,月活用户超1.2亿,AI推理迎来爆发式增长。
另一方面,AI应用正加速千行百业变革,重塑行业、企业生态。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大会演讲中直言:“AI to B的奇点时刻已经到来”。
这一风暴传导至交通领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智能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升级需求和算力缺口。江苏、浙江、湖南、河北、广东等多省份积极布局,密集出台了多项文件加速城市交通、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等领域的AI技术应用。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系统部部长金黎阳在主题演讲提出,当前交通行业正处于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算力的爆发与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正在全面加速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系统部部长 金黎阳
据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麦肯锡《中国交通运输2025》、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等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交通行业算力需求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60亿,AI算力占比超60%,成为行业算力增长的核心引擎。
而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AI与大模型、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V2X、5G-A等关键技术的软硬件正是华为传统业务发力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公告,仅2025年开年至今,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就已公开26项相关专利,“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生态共建”的闭环战略使其全栈自主技术可以与行业需求的深度结合。
但仅有技术是不够的,2025年华为如何把产品方案的优势转换为更强劲的市场动能?答案是:持续创新,继续深化与合作伙伴的生态协同。
02合作伙伴体系升级,加速交通行业数智化转型
作为大会上最重要的议程,华为合作伙伴体系迎来了再次升级。“做平台的平台,做生态的沃土”成为了近年来华为竞逐交通行业的基础定位,这与2018年左右科技互联网企业在行业贴身厮杀的境况发生的极大的转变。
大会上,华为联合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拓维信息、软通动力等80多家伙伴推出昇腾大模型应用一体机,伙伴在华为各行各业的产业生态当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黎阳在会后采访中表示:华为在整个企业业务领域坚持“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华为的定位是聚焦ICT基础设施,发挥自身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个开放、灵活、安全的端管云协同ICT基础设施平台。而行业伙伴在转型过程中,则专注自身优势的发挥与业务创新,依托细分行业经验与能力积累,更深入的、有价值的服务客户。
与华为有着25年合作历史的南京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交通、政府等行业构建了“华为技术+嘉环服务”的合作方式,共同开拓市场,打造解决方案。采访中嘉环科技张大晖表示与华为的合作为嘉环带来了快速解决底层技术问题的服务能力,其工程师团队的企业文化也为嘉环科技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2024年,华为的合作伙伴体系也更加强健,全球有交易的企业伙伴数量超过了49000家,增长超22%,在中国,有交易的伙伴数量超过了22000家,增长超40%。核心伙伴业绩规模和伙伴客户数量都迎来大幅提升。
03加注鲲鹏与出海,华为交通业务的展望
除产业优势与合作伙伴体系外,论坛上金黎阳也再次强调了鲲鹏为代表的华为自主创新系列产品在下一阶段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华为自主创新软硬件已形成自身的独特体系,鲲鹏、昇腾等产品、TaiShan服务器、鸿蒙OS、华为云、EulerOS和GaussDB等产品正在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浪潮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地位,生态体验性行业领先的同时也累积了足够的品牌价值。
马悦也在论坛演讲最后,诚邀合作伙伴携手出海,共赢全球市场。2024年华为也将天津港智慧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了秘鲁钱凯港和荷兰鹿特丹港,其大交通业务的国际化展望可见一斑。
04写在最后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华为还联合伙伴发布包括2025年高速公路智慧扩容解决方案、城市智能中枢&大模型解决方案在内的7大旗舰行业解决方案。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预计,2025年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一体化发展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亿的市场空间,笔者认为这个数字有可能被大大低估了,正如华为在智能交通行业的动能与决心。